第七中文

第七中文>我在唐朝当国公 > 第九十二章 李相舌战护忠良(第2页)

第九十二章 李相舌战护忠良(第2页)

“御史大人,崔大人,你们口口声声指责方羽擅权酷烈,扰乱地方,可曾真正了解河东道的实情?就在昨日深夜,臣收到了来自河东的八百里加急奏报,方羽详细陈述了当地情况。”
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朝堂:“河东积弊,非止一日漕粮被侵吞,赈灾粮不知所踪,百姓流离失所,怨声载道,这些情况,难道诸位大人都不知晓吗?陛下派遣方羽前往河东,正是要其彻查此案,肃清吏治!若非贪腐之深,盘根错节,何至于动用雷霆手段?”

李显的声音陡然转厉,语气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薛家在河东一手遮天,勾结官吏,鱼肉百姓,证据确凿!永丰仓守仓吏监守自盗,地方官吏同流合污,桩桩件件,皆有实证!方羽查抄薛家,逮捕王德昌、钱禄等人,乃是奉旨查案,有法可依!何来擅权之说?”

他转向那位御史:“御史大人只言方羽抓人,却为何不提那些被抓之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?只言地方‘动荡’,却为何不提方羽在奏报中所言,他已紧急开仓放粮,安抚灾民,使得无数濒死百姓得以活命,从而迅速稳定了地方人心?这所谓的‘动荡’,我看,是那些贪官污吏、土豪劣绅的动荡吧!”

一番话掷地有声,逻辑清晰,将御史口中的“擅权滥杀”定性为“奉旨查案,惩治罪恶”,将“扰乱地方”驳斥为“稳定人心,打击元凶”。

李显转过视线,落在崔文远身上,眼神中已没了先前的平和,多了几分锋芒:“至于崔大人所言‘挟私报复’,更是无稽之谈!据方羽奏报,其查抄薛家所得账册、信件等证物,足以证明所捕人犯罪行。难道崔大人的‘旧友’,恰好都牵涉其中,名列在案?若真是如此,那只能说明他们罪有应得,与你崔大人的私交何干?崔大人不去反思自己交友不慎,反而在此污蔑秉公执法的钦差,是何居心?”

“你……你血口喷人!”崔文远被李显一番话噎得脸色涨红,气急败坏地反驳,却显得苍白无力。他没想到李显会如此旗帜鲜明地力挺方羽,而且言辞如此犀利,句句打在要害。

李显根本不理会他的失态,继续对李隆基奏道:“陛下,方羽在河东,不仅在于‘破’,更在于‘立’。他查抄贪腐所得,悉数用于赈灾;紧急调拨粮食,解灾民燃眉之急;同时上奏请求调派廉吏,暂时接管河间府事务,维持地方运转。这些举措,迅速稳定了河东局势,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。臣以为,方羽此行,非但无过,反而有大功!他不仅揪出了盘踞河东的硕鼠,更展现了治理地方的才能。如此良臣,朝廷理应嘉奖支持,而非听信谗言,自毁长城!”

李显这番话,条理分明,证据确凿,驱散了方才弥漫于朝堂的疑虑与指责。他不仅驳斥了弹劾,更将方羽塑造成一个有勇有谋、有破有立的能臣形象。

“李相所言极是!”户部尚书裴宽出列附和,“河东漕运关乎国库命脉,每年经由河东的漕粮数以万计,但真正能入国库者,不足七成!贪腐问题早已是心腹大患。方羽此举,正是刮骨疗毒,虽有阵痛,但利在长远!臣以为,当全力支持方羽彻查到底,肃清河东吏治,方能保证国库充盈!”

兵部侍郎张九龄也站了出来,“河东不仅是漕运要道,更是连接南北的军事枢纽。若地方官员贪腐成风,势必影响军备物资的转运和补给,动摇边防根基!方羽将军昔日戍边,便以勇武果决著称。此次查案,亦显其雷厉风行之风。对付积年沉疴,正需此等魄力!若此时将其召回,无异于功亏一篑,寒了天下忠直之心!”

几位素有清望的重臣接连站出来力挺,让朝堂上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。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,此刻也开始重新掂量。他们看得分明,李相和几位重臣言之有据,逻辑严密,而御史和崔文远的指控,则显得空洞且带有明显的偏见。

王德忠的脸色越发阴沉,他没想到李显的态度如此坚决,而且还拉拢了裴宽、张九龄等人。他暗中给几个心腹使了眼色,试图再次掀起波澜,但李显早已占据了道德和事理的高地,他们的反驳显得苍白无力,甚至引来了其他正直官员的驳斥。

整个朝堂,仿佛变成了一个激烈的辩论场。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交织,但明显可以看出,支持方羽的声音逐渐占据了上风。崔文远气得浑身发抖,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局势逆转。

李隆基始终静静地听着,脸上看不出喜怒。但他的手指,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的节奏,似乎比平时快了几分。他对方羽的欣赏是真,但朝堂的平衡,各方势力的反应,也是他必须考虑的。不过,李显等人的据理力争,无疑给了他继续支持方羽的足够理由。肃贪,本就是他的意愿。

眼看辩论逐渐平息,李显再次上前一步,声音恳切:“陛下,河东贪腐案牵连甚广,背后更有京城黑手若隐若现。方羽正处在查案的关键时刻,若此时将其召回,不仅河东之事半途而废,更会让那些隐藏在幕后的巨贪得以喘息,甚至反扑。此举无异于放纵奸邪,打击忠良,损害的是朝廷的威信,动摇的是国本!恳请陛下明察秋毫,继续信任方羽,令其放手施为,将此案一查到底,还河东百姓一个公道,还朝堂一片清明!”

李显说完,深深一揖。

朝堂之上,一片寂静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龙椅之上的李隆基身上。

召回,还是继续支持?

方羽的命运,河东的未来,甚至这场刚刚掀起的政治风暴的走向,此刻,尽悬于皇帝的一念之间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