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
沈霜容手中捏着刚从贤王那收到的回信,心中微微泛起涟漪。
信上只有寥寥几句,却字字铿锵:
【粮草已密调,西北动向,日夜监控。——霜易。】
简单冷峻,干脆利落,却让沈霜容感觉暖暖的。
原本以为,自己孤注一掷的一番提醒,只怕会被当成无凭之言被轻易搁置。
未曾想,顾霜易竟如此信任她,哪怕事关军国大事,也愿意当机立断。
沈霜容用指尖轻抚着信纸,对她来说,这样沉默而坚定的信任,从未在旁人身上感受过。
这一夜,她心情复杂又难以成眠。
而翌日,按照既定安排,她与状元苏问今一同前往南城查探茶楼走水之事的余波。
两人一前一后,穿行在废墟之中,身后跟着几名仆从打着灯笼。
焦土之下,一片狼藉,但也隐隐可以寻觅到人为痕迹。
苏问今看上去与平日无异。
可沈霜容却察觉出,他今日有别的什么心思。
果不其然,才踏进一间半塌的偏厅,苏问今便若无其事地问了句:
“听说沈姑娘前些日子在延熹殿上,曾向陛下提议囤粮备雪?”
沈霜容起疑,他怎么又知道了,他又在意这个干什么?
状元苏问今把玩着手中的折扇:“我不过是偶尔听闻,倒也佩服姑娘心思缜密,未雨绸缪。”
延熹殿上发生的事,她记得清清楚楚,当时旁人并未在场,只有太后、皇上与几名心腹女官,怎么苏问今竟然知晓?
思及此,她立刻反问:“状元大人消息倒是灵通,不知是从哪里听来的?”
苏问今唇边笑意未减,倒像是对于这个问题早有准备。
他不慌不忙地收起扇子:“茶楼走水之事,本就是满京城都在传,风言风语之中,难免混杂些其他消息,知道也不奇怪吧。”
“我也是听酒楼说书先生无意中提起,才知沈姑娘慧眼如炬。”
他把话说得如此轻描淡写,又想来之前那一套。
可沈霜容怎么会全信。
京中流传的都是些支离破碎的消息,何况她与皇上的谈话几乎不可能走漏,怎会恰好被一个说书人知晓?
况且,苏问今问得太自然,这难以说通。
她必须问个清楚:“若只是听闻,状元大人何以如此笃定?”
哪知苏问并不想承认:“不过是觉得,姑娘心细,做事缜密,陛下若能多些如此良臣,必是大幸。”
他这番话既有赞扬,也有推脱,显然是想摆脱自己的嫌疑。
但沈霜容不傻,她不能表现得很明显,如若是继续追问,对自己也不利,便就此作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