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中文

第七中文>世家子弟考科举 > 第181章(第2页)

第181章(第2页)

宁毓承道:「阿苑与村中妇人严氏去叶里正家了,说是要看织布的事。我们等下再去,让她们妇人娘子之间说话。」

叶里正家在山坳另一边,两人沿着小径慢慢走着,宁毓华顺道在山涧中净手,问道:「阿苑已经看好了蚕桑之事?」

宁毓承摇头,道:「野猪沟以前种过桑,再栽种起来也没问题。阿苑有自己的打算,养蚕织布多是妇人的活计,男人们在身边反会添乱。」

「阿苑真是,将将到村中,就与人混得熟悉起来。」宁毓华拿出布巾擦拭着手。山泉水冰冷浸骨,他的手冻得通红,忙拉紧大氅,望着阴沉的天色,道:「我们今朝早些回城,路上走得慢一些。阿苑是小娘子,禁不住来回赶路颠簸。」

宁毓承应了,宁毓华长长舒口气,笑道:「阿苑是我的财神爷,可不能让她累着了。」

「大哥想要在野猪沟种桑麻养蚕织布,江州府多得是愿意来做买卖的人。」宁毓承实话实说道。

「江州府是不缺商户,大商户看不上这三瓜两枣,会不尽心。小商户不一定比得过阿苑,别将买卖做砸了。做买卖的商户,不能只看头脑灵活,还要真正宅心仁厚。」

宁毓华叹口气,道:「野猪沟禁不起折腾,也不能被商户都把利榨干,要给村民多留些。以阿苑的聪慧,她哪能不知,还是二话不说就来了。」

宁毓承且笑不语,这笔买卖无论最后如何,宁毓华都会承她这份情。

两人一路说着话,再去夏柱子家中坐了一会。夏柱子打算与侄子夏福顺待开春后,砍些槐树枝放置在山上背阴,湿润的之地,看木耳的长势与收成会如何。

夏福顺比夏柱子年轻,人也灵活些。山上何处长了菌菇,木耳,他闭着眼睛都会找到。夏柱子将他拉进来搭伙,不失是个好办法。

从夏柱子家出来,再去到叶里正家。明苑正在门外与严氏等几个妇人说着话。见到他们过来,严氏等人忙告辞离去。

宁毓华上前问道:「阿苑看得如何了?」

「能试一试。」明苑很是干脆道。

宁毓华一喜,忙道:「我们进屋去坐着说话。」

几人进屋,叶里正忙着搬凳子,在火塘里添了柴禾,让几人围着火堆说话:「午饭马上就好,几位是要现在用,还是先坐一阵?」

宁毓华道了声叨扰,「我们坐着说会话,等下再用饭。」

叶里正客气了句,回了灶房去看饭食。宁毓华迫不及待问道:「阿苑去山上看过了?」

「山上能生别的树,也能生桑树。桑树不是问题,主要还是在养蚕,缫丝织布上。村中的妇人小娘子,所有人都会织布,会养蚕的约莫有四五成。种的麻收回来,先得剥皮,浸泡麻,反覆捶打洗麻。待洗干净之后,再分麻线纺,织布,远比缫丝织布麻烦,辛苦。妇人小娘子会做这些活计,养蚕缫丝织布自不在话下。」

明苑与严氏她们说过话,将村中的情形基本打听得七七八八,无奈地道:「野猪沟的雨水多,采回来的桑叶未经晾干,便拿去喂蚕,蚕吃多了,就会拉肚子死掉。野猪沟老鼠还多,我先前就看到了两只。雨水多,虫蚁少不了,蚕忌讳这些,最容易生病,不费心思看着,防好老鼠虫蚁,蚕肯定养不好。」

宁毓华沉吟道:「只要教他们,他们肯定会精心伺候。」

「我也这般想,毕竟是钱财,他们定会上心。」明苑愉快地道:「我打算春后带些桑枝过来,让他们插桑树枝,开始种桑。至多一年,就能养一些蚕了。先慢慢做起来,在村中缫丝织布,前面的蚕少,丝少,就当拿来练手。」

桑树还要栽种起来,的确急不得。事情有了眉目,宁毓华不由得长舒了口气。他也没问明苑打算给村民的利,几人用完饭,便回了县城。

明苑回江州府,宁毓华宁毓承再在野猪沟留了三天,也回了江洲。

转瞬间过了年,开春后,明苑带着桑树枝,前往野猪沟。

宁毓瑛那边,与于先生他们商量之后,再次启程前往横山岭,一是探暗河,二是寻找适合开山之地,三是在深山中试验重新配比的火药。

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,桑树发芽,长出嫩绿的桑叶。

荒山野岭处,轰隆声响彻山谷,惊得鸟雀四飞。

宁毓华蹲在山沟边,看着长出来的苜蓿,听到隐隐的轰鸣声,不禁侧头望着天际。

(。)

:||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