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乾的赋税制度,除了因天灾破坏,被皇上免除规定年份的赋税。
或者是免除一定比例的赋税之外,各地实行的制度基本都是一样的。
再加上,大乾又有免除有功名的书生,以及官员赋税的优待。
导致田地大部分都流入这些人的手中。
沈舟倒不介意交税。
只是他也知道,这些人的利益可不好触动。
但不好触动,不代表不能动。
沈舟把想法一说,赵骜坐正了身子。
“爱卿说的因地制宜,如何因地制宜法?”
“皇上,臣是这样想的。。。。。。”
地势平坦,土壤肥沃,水源充足的地区,就按照先前规定好的比例征收。
相比较差的地区,就降低一点比例征收。
一来减轻百姓们的负担,二来,也有利于大乾的展。
赵骜一直在听沈舟说。
直到他说完,询问意见之时,赵骜才开口。
“爱卿想得太好了些。”
赵骜怎么不知道大乾百姓的情况。
但知道归知道。
他身为一个帝王,并不能因为私欲,就置整个大乾于危险之中。
若是按照沈舟说的这样做,国库怎么办?
沈舟挑明道:“皇上可是在担心国库的问题?”
赵骜点头,“爱卿心里清楚,若按你这样做,国库怕是负担不起整个大乾的运作。”
“皇上,微臣有想过这些。”
就他所提出的那些东西,哪一个不烧钱。
沈舟心里都是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的。
他微微笑了下,“皇上,微臣并不是说要现在就开始。”
“再者,微臣觉得,同为大乾子民,朝廷里的官员,有功名的学子,是不是也应该替皇上分分忧?”
赵骜眉头微微一皱,“爱卿的意思是,让他们也交税?”
沈舟笑眼盈盈,“哎,谁的土地不是土地呢,皇上您说是不是?”
闻言,赵骜若有所思,想着沈舟这话的可行性。
良久,他缓缓道:“这事若是成了,朕倒没事,爱卿可就不一定了。”
沈舟叹道:“皇上,臣胆小,您怎吓唬微臣?”
赵骜淡淡往下一看,“爱卿的胆子从来不小,朕这些话是不是吓唬你,你心里明白。”
sabq。。sabq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