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这不就如今的日本吗?}
{丁韪良与李提摩太的主张是“推翻慈禧,重组政府”。但列强的核心诉求是“与一个有所改良的政府完成议和”,两者诉求就不同。}
{那为什么战后对日本又使用了这一方式?}
{那时是列强,二战后是两强划分势力范围。}
{占领日本的只有美国,占领也是有成本的,单独占领的投入产出的确定性很高。}
{庚子年这么多国家在华,各有各的想法。}
……
大清·道光时期
“纯是无稽之谈!”
道光气的破口大骂。
“让洋人入主军机处然后组建内阁?!亏你们想得出来!”
这不就是扶植一个傀儡皇帝!
那清朝就彻底沦为殖民地了!
就算光绪布什么改革诏书,被各国控制的军机处会执行吗?
“幸亏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……”
道光突然想到这点。
“对啊……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啊?”
为什么自己总想着一个人对抗全世界呢?
道光突然想通了一些问题。
他看向天幕,嫌弃道:
“都是让慈禧带偏了!”
反正肯定不是朕的问题!肯定不是皇帝的问题!
……
【而列强此时也提出了两个议和的前提条件:一是惩凶,即处分朝廷中的“顽固势力”。】
【二是两宫回銮,即要求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回到京城。】
【于是,如何处置慈禧太后,便成了善后问题的核心。】
【这时的西方媒体,对慈禧的观感已降至冰点。】
【他们支持恢复光绪的权力,同时主张“必须对中国人明白指出,挑起目前战争的是慈禧太后”】
【“不同慈禧集团相联系的新皇帝”】
【“迅和适当地惩处起自慈禧太后的所有煽动暴乱的官员”】
【但与舆论的一致声讨不同,列强内部对如何处置慈禧,存在不同意见的。】
【德国坚持将“惩办真正的祸”作为和谈的先决条件,且明言所谓祸“必须是些大家伙”。】
【英国则认为“惩办皇太后是绝对不可能的”,理由是从现实利益角度考虑,这实际上等于“冒着废弃中国整个国家组织的危险”,无论是对英国还是对整个欧洲,都是不利的。】
【而就在列强衡量得失之际,慈禧太后最后决定做点事来回应列强。】
……
天幕上。
李鸿章跪倒在地,听着天使宣告谕旨:
“本年夏间,拳匪构乱,开衅友邦。”
“朕奉慈驾西巡,京师云扰。”
“迭命庆亲王奕劻、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,便宜行事,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