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伟鸿更加认真起来,点了点头,说道:“姜行长说得很有道理,是这么回事。超前消费,在我国有一句老话,叫寅支卯粮。虽然可以让效益最大化,但风险也随之增大。效益和风险,总是并存的。效益越大,风险也越大。所以超前消费,一定要建立在详尽的分析之上,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大势,多少要有些研究。”
姜大山顿时大起知己之感,频频颔首,说道:“是这样的。目前因为国际形势比较紧张,国家对内采取了刺激经济发展的做法,银根放得比较松。全国各地,已经开始出现过热的苗头了。尤其是基本建设、加工业和轻工业,还有化工领域,过热的苗头很明显。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,很快就会全面过热,为了抑制通货膨胀,国家不可能无限制地发行货币,发放贷款。超前消费,对于银行来说,风险是很大的。一旦银根收紧,就会形成很多坏账,死账,贷款难以回笼。到那个时候,恐怕要有人对此负责。”
说着,姜大山神情变得比较忧郁。
经济过热,对此负责的除了政府主要官员,就首推银行负责人了。
曹操“借人头”的故智,千百年之后,依旧是屡试不爽,很多领导都喜欢用这一招。借人头立威的人倒是没什么,被借的人就惨了,万劫不复。
“是的,姜行长,我完全赞同你的意见。确实出现了过热的苗头,也确实需要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。越是市场化,宏观调控的政府手段越是效果不显,主力只能是银行了。到时候,中央领导对银行的监管力度只会越来越大。”
姜大山没想到刘伟鸿会完全赞同他的意见,而且说出了更有见地的言语,略感诧异之余,对刘伟鸿的观感变得更好起来。
“刘书记果然慧眼如炬,看问题能看到本质上。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……”
稍顷,姜大山感慨地说道。
姜美美和张妙娥有对视一眼,吃惊之情,溢于言表。
姜大山可从来没有这样赞许过别人。
别看姜大山外表温文尔雅,骨子里头,何等的心高气傲?他能够对刘伟鸿说出这样的话来,着实不简单!
第257章世界上真有刘书记这种人
谁知刘书记刚得到“表扬”,转眼就“变脸”,说道:“虽然如此,也不能因噎废食,银行的业务更不可能停下来,所以,放贷给信得过的单位,放给有前途的项目,就势在必行了。”
姜大山笑道:“刘书记真是咬定青山不放松。老实说,夹山区在银行而言,可不是什么信得过单位。以往你们老黄书记登门,大伙都躲着他的……还有,张主任家里的那位,我们也躲着。”
张妙娥就笑:“是啊,人穷志短嘛,没钱,谁不躲着他们啊?不过,姜行长,你别怪我多嘴多舌啊,自从刘书记去了夹山区,夹山的面貌真是大变样了,现在从干部到群众,都是卯足了劲,一门心思发展经济,很快这个贫困区的帽子,就能摘掉了。姜行长,要多支持啊。”
姜大山微微一笑,说道:“刘书记,那你打算怎么修路呢?”
张妙娥顿时喜动颜色,望向刘伟鸿的双眼,都是亮晶晶的。她虽然年纪不大,却也算得是“久经风浪”,姜大山这么问,就是已经有点意思了。
刘伟鸿只有比她更加善能体察别人的心思,微笑道:“我跟县里提了个建议,城关镇到夹山镇一共是三十九公里,其中在夹山辖境内的路段是十四点七公里。这一段,归我们翻修。目前暂时只是翻修一下路面,加固,铺一层沥青或者水泥,不拓宽路面。人工我们先欠着,发动群众修路,在明年的统筹款里折抵。那么就只剩下材料和机械费用了。我们自己搞一个石场,自己碎石。这样一来,大致算了一下,如果有五十万左右,应该够了。”
五十万加固十四点七公里的路面,其实也是很紧张的,放在后世,完全无法想象。后世的高速公路,每公里预算都在四五千万。不过眼下,却勉强够了。物价不是后世可以比拟的,再说只是加固路面,不拓宽,不架桥,再去掉了人工费用和碎石的费用,开支就要小得多了。
姜大山轻轻叹息一声,说道:“刘书记,老实说,区委书记像你这样务实,精打细算的,我还是第一次见到。我很佩服!来,我敬你一杯!”
说着,姜大山举起了酒杯,神情很是郑重。